韩国丰满少妇一级毛片免费看,午夜爽爽男女免费观看二区,欧美精品视频在线观亚州,久久精品国产二区

智庫圓桌:培育壯大食用菌產業

2023-12-01 09:13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景遠)
聚焦中央鄉村工作會議
2023穩秋糧 奪豐收
首頁 > 滾動資訊 > 正文

智庫圓桌:培育壯大食用菌產業

2023年12月01日 09:13   來源:經濟日報   

  食用菌以其自身獨有的優勢和價值,成為我國農業產業中繼糧食、蔬菜、果樹、油料之后的第五大產業,是很多地區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食用菌產業列為“優勢特色產業”之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壯大食用菌和藻類產業”。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我國成為食用菌生產和消費大國

  我國食用菌產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高茂林(中國食用菌協會會長):我國食用菌資源豐富,有幾千年的采摘、食用和生產歷史。食用菌產業依靠專業化工廠或者小規模家庭作坊完成生產,通過上下游緊密合作實現生產與供給。食用菌生產可以變廢為寶,以玉米芯、稻麥秸稈、棉籽殼、木屑等為主要原料,可利用荒地、林下或工廠化栽培,不需要大量占用農田,充分體現了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是一個朝陽產業,成為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引擎,發展前景廣闊。

  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完善政策體系,以市場為導向,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持續推動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一方面,加大對食用菌科技創新和生產方式改造的支持,以適應各地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推動產業發展升級。另一方面,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擴大生產規模,重視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實現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相匹配,堅持綠色生產,保障食用菌產品安全和質量。近30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1992年至2002年是發展壯大階段。這一階段以政府引導為主,注重食用菌產業的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積極引導產業加快發展。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指出,開發、利用農村勞動力、土地和各種資源,增加農產品的有效供應,滿足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2000年首次通過立法形式明確,食用菌菌種的種質資源管理和選育、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等活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執行。一系列促進農業發展的政策出臺和實施,對食用菌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2003年以后進入規范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各地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除加大對食用菌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的支持外,更加注重標準化、規模化和特色化發展。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各地要立足資源優勢,選擇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前景的品種作為開發重點,盡快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在國家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我國食用菌產業規模迅速擴大,2009年全國總產量超2000萬噸。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效益較低、質量不穩定等問題。為加強監管和規范,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陸續出臺,《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對食用菌育種和生產規范化作出規定,保障了食用菌產業健康規范發展。

  2016年至今是規模和效益雙提升階段。這一階段更加注重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加快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涌現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科研力量顯著增強。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樹立大食物觀”,并把其作為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的重要內容。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行業注重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推進產業提質增效、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食用菌種植技術進一步優化升級。2019年、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強調創新驅動發展。通過科技創新、推廣綠色有機種植技術等手段,食用菌品質和附加值明顯提升,企業規模、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擴大,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加快,食用菌產業持續發展壯大。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培育壯大食用菌和藻類產業”,為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政策支持。

  食用菌產業從小到大,我國已成為食用菌生產、消費大國,2021年食用菌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5%以上。我國食用菌種質資源豐富,常規栽培種類有70至80種,如香菇、黑木耳、平菇、雙孢蘑菇、金針菇、杏鮑菇和毛木耳等。2010年至2021年,食用菌總產量由2201.16萬噸增至4133.96萬噸,增幅約87.81%,總產值由1413.22億元增至3475.63億元,增幅約145.94%。食用菌產區遍布各。ㄗ灾螀^、直轄市),從山區到平原均有食用菌生產,各地根據氣候及資源因素,產業發展各具特色。2021年河南省、福建省、河北省食用菌總產量位列全國前三,占比分別為13.94%、11.56%、8.02%。從出口來看,2021年各類食用菌產品出口65.19萬噸(干鮮混計)、創匯28.6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1%、5%,出口量超10萬噸的品種為蘑菇菌絲、小白蘑菇(洋蘑菇)罐頭。

  時下,人們更注重健康飲食的追求。我國食用菌產業將朝著規;、科技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在國內外市場上構筑起自身的競爭優勢。

  立足資源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

  我國食用菌產區遍布各省,從山區到平原均有食用菌生產,各地是如何打好特色牌的?

  何可(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我國是食用菌生產、消費大國,有豐富的菌類資源和悠久的栽培歷史。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我國食用菌總產量、總產值、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分別達4133.96萬噸、3475.63億元和65.19萬噸。從品種結構看,香菇、黑木耳、杏鮑菇、羊肚菌等是主要的生產品種。各食用菌主產區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打造各具特色的產業差異化發展路徑,不僅提升了食用菌產品質量和競爭力,還增添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湖北隨州是我國重要的香菇產地,被譽為“中國香菇之鄉”。該市大力推動香菇產業發展,在品牌建設方面,“隨州香菇”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認證,被列入全國首批優質農產品目錄,并入選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通過法律保護和品牌建設,提升了產品的認可度、知名度和信譽度,影響力指數位居食用菌之首。通過舉辦香菇產業博覽會等方式,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彰顯。在品種創新方面,該市積極推進香菇產品精深開發,實現差異化發展,培育了神農生態、三友、裕國菇業等一批知名品牌企業,產品涵蓋香菇醬、罐頭、醬油、飲料等,提高了農產品增值效益。在市場拓展方面,香菇企業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相關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產業鏈產值達300億元。

  黑龍江東寧是我國重要的黑木耳產地,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持續不斷的技術革新,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和交易市場,被譽為“中國黑木耳第一縣”“全國特色產業百佳縣”。東寧黑木耳產業發展具有四大優勢。一是規模比較優勢。東寧有規模200畝以上的黑木耳生產園區39個,現有木屑經銷商40家、菌用物資經銷商店41家、相關合作社89家、相關企業116家。二是科技創新優勢。東寧目前有黑木耳研發機構6家,黑木耳產業科技型企業5家,從事科研和技術指導的人才500人左右。三是品牌價值優勢!皷|寧黑木耳”成功通過國家級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2022年以181.9億元品牌價值蟬聯全國地標產品食用菌類第一名。四是營銷渠道優勢。綏陽鎮有全國最大的黑木耳交易集散地,截至2021年,共有經營商戶593戶,實現交易額58億元。東寧黑木耳通過電商平臺以及直播等方式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實現年交易量3000多噸,交易額2.3億元。

  河南清豐是我國重要的杏鮑菇產地,基于“黨建+食用菌+扶貧”的思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路徑。一是以黨建為引領,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支持。該縣把杏鮑菇等食用菌產業納入黨建工作內容,建立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以市場為導向,注重品牌建設和質量管理。該縣積極推進“三品一標”,注冊了“清豐菌菇”系列品牌。同時,建立了食用菌營銷平臺,積極對接大中城市農產品批發市場,通過網絡平臺及時提供并發布市場供求信息,實行產品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三是以科技為支撐,加強技術培訓和創新推廣。該縣建有國家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并建立了食用菌專家大院,與多家科研機構、大專院校聯合研發新技術,提高杏鮑菇質量和產量。四是搭建合作平臺,促進農戶與企業、基地、合作社等多方合作共贏。該縣鼓勵農戶與當地龍頭企業、示范基地、專業合作社等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訂單種植、統一采購、統一銷售的“一條龍”服務,既降低了農戶生產成本和風險,又增加了其收入和參與度。

  四川甘孜是我國重要的羊肚菌產地,近年來依托當地資源和文化優勢,著力打造品牌形象,推動羊肚菌產業可持續發展。該州采用獨特的“三端結合”發展模式,為羊肚菌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一是在研發端,通過加強與省級科研院校合作,緊扣羊肚菌栽培管理、產品儲存運輸等關鍵環節,開展羊肚菌種植、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二是在生產端,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帶頭示范作用,創新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打造產業化聯合體,實現小農戶和大市場的有效對接。三是在銷售端,成立羊肚菌協會,打造特色品牌,羊肚菌獲國家有機食品認證。同時,依托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搭建銷售平臺,打通“線上+線下”多條銷售渠道,僅瀘定縣2021年就通過線上銷售羊肚菌達6200斤,實現銷售額72萬元。

  “小菌菇”成富民大產業

  食用菌這一“土特產”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馮杰(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食用菌產業列為“優勢特色產業”之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壯大食用菌和藻類產業”,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積極響應,推出相關政策舉措,為食用菌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4133.96萬噸(鮮品),產值達3475.63億元。我國食用菌常規栽培種類有70種至80種,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近30種。其中,香菇、黑木耳、平菇、雙孢蘑菇、金針菇、杏鮑菇和毛木耳等主要品種的種植規模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食用菌產業顯示出強勁發展勢頭。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食品,也成為很多地區特色的優勢產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通過食用菌種植和加工,有效利用農田剩余面積和農業廢棄物,可以幫助農民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進而促進農業增效升級。以吉林省為例,該省利用農作物副產品如玉米芯、稻草等作為培養基質,發展木耳、香菇等多種食用菌。同時,菌渣加工成有機肥料,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了土地可持續生產力。這不僅減少了農業廢棄物的堆積,還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食用菌產量231.12萬噸,產值181.52億元,其中黑木耳占比較高。2022年,全省栽培黑木耳26.3億袋、產量117萬噸,均居全國第二位,黑木耳全產業鏈產值215億元,小木耳日益成為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農村經濟增長,還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改善了農民生活水平。以湖北省為例,該省香菇產區多集中在山區,農民可以利用當地農作物副產品作為培養基質,開展家庭種植。這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數據顯示,湖北省隨州市香菇產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年種植香菇規模超3億袋,是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之一。此外,一些農民還通過食用菌產業實現創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食用菌產業是高附加值的產業,由于食用菌價格相對較高,相比傳統農作物,種植食用菌對農民增收起到了較大拉動作用。以河南省為例,近年來該省食用菌產業發展迅速。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河南食用菌產量576.13萬噸、產值410.38億元,均較2012年實現翻番。與此同時,農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以平菇為例,每噸平菇可產生約10萬元收益,高于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除了產量增加帶來收益,食用菌產業還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例如菌種生產、蘑菇采摘和加工等,為農民提供了額外的收入來源。如今,食用菌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隨著科技進步,食用菌產業不斷引進新技術,提高產量和質量,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以云南省為例,近年來該省對食用菌產業的科技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云南匯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昆明市盤龍區阿子營街道牧羊村打造了700余畝特色食用菌種植技術示范種植區,在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建立了水土檢測實驗室、菌種原種研發中心、食用菌資源科普展示中心,為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種植示范、技術展示、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產業服務奠定了基礎?萍假x能食用菌產業,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好幫手。

  未來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力。一是加強政策支持。加大對食用菌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適當的資金和政策優惠,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煽紤]給予食用菌種植戶一定的補貼或獎勵,提高其生產積極性。二是強化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技能和素質,是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關鍵?煽紤]通過開設培訓班、現場指導等方式,幫助農民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三是創新經營模式。積極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煽紤]引入現代農業經營理念和技術,推動食用菌產業向標準化、規;、品牌化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景遠)

分享到:
35.1K